让数学接上生活的地气

转至安远县城北小学唐莉珊数学工作室

走进超脑麦斯

遇见奇趣数学

探索数学奥妙

传递思维乐趣

做果冻乐无穷

图形化身甜点

做数学玩数学

说数学爱数学



接上生活的地气与学生相遇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套体操,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它往往深奥难懂不够接地气。超脑麦斯洪雪芬的创意数学思维课则在锻炼学生思维方面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让数学接上生活的地气与学生相遇。





数学化身甜点,好吃有营养


最接地气的莫过于食物了,假如数学是一种食物,会是什么食物?是必备的主食,还是饭后的甜点,还是麻辣的火锅,或是有营养的水果……每个人口味不同定义也不同。

洪雪芬老师的《圆柱、圆锥、锥台与球》一课,将数学化身成一道甜点,好吃又有营养。


好玩的容器,多样的分类


亲切可爱的洪雪芬老师带来了6个不同形状的食品级容器,让学生将这些容器分分类,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面对如此好玩的容器,孩子们的分类标准可多啦!有的根据形状分,有的根据切割关系分,还有的孩子根据包含关系分。

学生在分类中既巩固了立体图形特征又为新知的探究埋下了伏笔。




果冻脱膜,我有诀窍


   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容器里究竟装着什么呢?哈哈!原来是洪老师亲自做的果冻,这些形状各异、颜色鲜艳、QQ弹弹的果冻,让人垂涎三尺,真想一口咬下去。想吃,可没这么容易,我们得想个办法让这些诱人的果冻离开它的容器。如此亲密无间,想要分离它们,可不简单。别着急,看看洪老师是如何操作的吧!在洪老师细致精准的示范下,同学们一下了就找到了脱模的诀窍,不一会儿功夫,这些Q弹的果冻一个个脱落在学生的盘子里,毫发无损。

就在同学们张大了嘴想咬果冻的时候,洪老师告诉大家,果冻虽可以吃,但课堂上不吃,我们要在做果冻中玩数学。果冻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好吧!看在这些果冻不光有颜值还有内涵的份上,先研究研究再吃也不迟。


玩果冻中学数学,快哉乐哉!


   半球果冻、圆锥果冻看起来好好吃。你觉得哪一个果冻比较大,请先猜猜看。想知道哪一个果冻比较大。要怎么比呢?学生通过在容器中倒水,得出原来这两个果冻一样大。

  爸爸吃1个圆柱果冻、妈妈吃2个圆锥果冻。你觉得谁吃的果冻比较多,请先猜猜看。爸爸吃1个圆柱果冻、弟弟吃1个球体果冻和1个圆锥果冻,谁吃的果冻比较多?请先猜猜看。

  洪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数学,把题目“说”清楚,把思考过程“说”出来,数学就需要这样,让孩子说出内心的声音。

  想知道谁吃的果冻比较多,要怎么比呢?不用容器装水比较,可以知道答案吗?在洪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大家通过找精准量,转化等方法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探究出了6个容器之间的体积关系。


   这些立体图形的截面可能是哪些形状?你能发现什么?课后同学们可以用容器装水试试看,可以切果冻试试看,借机渗透横截面以及底面积等抽象的数学知识。

  不难想象,孩子们下课后肯定会兴趣盎然地“玩”数学,就这样在玩玩切切中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做数学玩数学,说数学爱数学

   整节课,洪老师通过让人垂涎的学具,带领学生用观察代替想象、用操作代替计算,亲自摆弄研究,证明了大圆柱、小圆柱、圆锥、圆台、球和半球之间的体积关系。

将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枯燥的数学课接上生活的地气,变成了好玩的甜点数学游戏课,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让学生在“做”数学、“玩”数学、“说”数学中“爱”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洪老师说:“法国,家家户户必备一盒香料盒。因为,对香味的感知,对香味的细微辨别,香味的敏感度,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我们,每个家庭必备一套果冻容器。因为,几何的直觉力,几何的推理力,几何的想象力,是应该从小培养的。”

   是的,只要我们多一份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算一算校园里瓷砖的面积有多大?沿花坛逛一圈大约多少米?美术书上的作品有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家里来客人时想想沏茶问题……这样的生活实践素材,无处不在。

 透过超脑麦斯洪雪芬为我们打开的这扇窗,我们看到了别样的风景,让数学接上生活的地气,让学生先“爱上/数学”,再“爱/上数学”。